西湖區局“三三制”治理模式精準消除特種設備事故安全隱患
發布時間:2021-08-25 15:03:19
來源:區市場監管局(區知識產權局) 點擊率:

特種設備運行一般處于高溫、高壓、高速、高危的特殊環境,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、財產安全,這對安全監管的挑戰較高。目前,西湖區在用電梯、大型游樂設施等七大類特種設備20778臺。西湖區局堅持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問題導向,在多元共治、智慧監管、能力建設等方面提速加碼,全面提升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效能。今年以來,該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577人次,抽查企業943家、設備2041臺,發現安全隱患179起,下達監察建議書15份,立案6起,罰沒款9萬元,未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。

一、聚焦三方責任清單,推動聯合共治多元化

一是明細屬地監管責任清單,加強基層源頭治理。推動區政府將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納入各鎮街目標責任考核;推動各鎮街將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納入“四個平臺”,抓好日常安全風險隱患排查。定期開展督查檢查,今年以來,該局牽頭督查各鎮街落實特種設備安全責任制情況,抽查44個場所,發現隱患16處,隱患整改率100%。協調解決轄區特種設備安全隱患及投訴,截至目前,先后參與轉塘街道定山西苑、雙浦鎮禹州濱之江、三墩鎮德澤家園、西溪街道國際花園等電梯故障隱患協調會,分析隱患原因,提出整改方案,為屬地鎮街提供技術支撐。

二是聚焦部門監管責任清單,加強監管源頭治理。以今年西湖區安全生產專委會調整為契機,進一步銜接好行業主管部門職責邊界,按照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,開展行業專項整治,對行業性問題或苗頭傾向性問題進行部門聯合檢查。今年以來,先后聯合教育、衛健、文廣旅體、城管、屬地鎮街對學校、民營醫療機構、旅游景區、燃氣行業在用特種設備等開展專項隱患排查,對發現問題責令限期整改。

三是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清單,加強風險源頭治理。與30家區級重點監控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,年底開展責任制考核;指導全區995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用特種設備企業安全分類評價系統,進行風險自辨自控和隱患自查自改。以重點檢查和雙隨機相結合的方式,督促特種設備生產和使用單位落實企業主體責任。

二、用好三個智治平臺,提質安全監管數字化

一是用好電梯智能阻車監管平臺,強化電動自行車治理“微切口”。在全區復制推廣 “三類住宅小區”電瓶車管理試點改革成果,迭代升級智慧電梯監管平臺阻車功能,有效避免了電動自行車堵塞電梯、樓道充電等安全風險。今年已陸續在古蕩街道、蔣村街道、轉塘街道、三墩鎮等推廣實施,共安裝1595臺。

二是用好電梯安信通監管平臺,強化信用管理“微改革”。今年,西湖區被列為全國電梯智慧監管的試點區,該局迭代升級智慧電梯監管平臺,創新開展電梯安信通數字化改革,通過政府、企業和社會聯動,先行先試構建風險隱患閉環、維保信用監管、電梯環境監測等應用場景,逐步構建一體化電梯智慧監管系統。該項目已經列為數字政府的應用場景,成功上線浙政釘。自6月30日上線以來,系統已累積推送隱患信息1636條,企業自行整改1579條,正在整改57條,鎮街、行業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管所將跟蹤督促企業落實整改。

三是用好浙江特種設備在線監管平臺,強化全程管理“微網格”。今年,省局將西湖區列為“浙江特種設備在線”系統賦碼試點區,通過建立賦碼制度,打通特種設備生產、檢驗、監管等各個環節,實現全程追溯、在線管理、應急處置。目前,該區特種設備賦碼率99.9%。9月,全區將推廣應用特種設備在線系統,實現西湖區特種設備業務“一庫集成、一鍵追溯、一網統管、一站服務、一碼通用”的網格化管理。

三、強化三股力量支撐,推動隱患清零常態化

一是強化宣傳氛圍支撐,推動平安共建。組織開展不同主題情景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演練,提高基層應急救援專業高效;開展持證上崗人員作業能力培訓等專題培訓;以戰代練,全力做好平安護航建黨百年、亞運場館等重大活動、重點區域的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;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知識“進校園”“進社區”“進園區”“進企業”、“電梯驛站”宣傳活動。截至目前,累計3萬人次參與活動。

二是強化隱患查處支撐,推動風險共治。組織開展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、大型起重機械、大型游樂設施等聯合執法行動,依法打擊特種設備“三非”、“兩超”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。截至目前,共檢查企業833家次,發現并整改隱患145處,立案查處9起,封停設備12臺。

三是強化社會電梯保險力量支撐,推動安全共享。該局在三類住宅小區試點推行電梯安全責任保險,充分發揮保險在風險管控、理賠服務等方面的優勢,既增加隱患處置力量,又提升事故處置效率,有利于風險隱患快清快處,降低群眾上下樓致堵情況。目前,全區電梯投保率達60%,三類住宅小區、公眾密集場所的電梯投保率100%。


国产农村妇女一级a片免费看